《春秋三传》即《左氏春秋传》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,合称“春秋三传”。《春秋》经文言简义深,如无注释,则无法了解,注释《春秋》的书,春秋既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名,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,传其实是后人教授讲解春秋这部鲁国史的讲义。汉代已有左氏传,公羊传,榖梁传,邹氏传,夹氏传,《左传》的“左”是指左丘明。
被后人称为春秋三传,分别记载了不同时间,不同地域,不同国家的历史,人物史迹及大事迹。春秋三传就是注释《春秋》的书,有左氏、公羊、谷梁三家,称为。春秋时期,简称春秋,前770年~前476年(另一说,前770年~前403年),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,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,诸侯群雄纷争,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。
诗采、常武、云汉言靁霆。孔子(前551-前479)名丘,字仲尼,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,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,《春秋》,又称《麟经》(《麟史》)。是鲁国的编年史,经过了孔子的修订,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(前722年)到鲁哀公十四年(前481年)的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