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圣叹,明末清初人,著名的文学家、文学批评家。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,对《水浒传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左传》等书都有评点,金圣叹博览群籍,好谈,严格来说,金圣叹评价水浒人物时,将好汉们分为五个等级:上上、上中、中上、中下、下下,可惜,金圣叹并没有评价到全部的108人,给了评级的好汉仅有天罡31人。
宋江在金圣叹看来是下下之人,金圣叹评论吴用则是“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,他奸猾便与宋江一般,只是比宋江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,要求准确地刻画人物。金圣叹在评点中还表明了这样一个思想:《水浒传》小说语言的准确美,更多地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。金圣叹对武松的四字评价跟诸葛亮评价关羽一样:“绝伦超群”。我们知道当年关羽要找马超单挑,诸葛亮给关羽写信:“孟起(马超)……当与益德并驱争先。
他的主要成就如下:1。首先纠正一个错误,金圣叹应该是没有批注过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,以金圣叹的性格,他应该不会对《三国演义》这样的“政治题材”或者说“历史题材。金圣叹认定作者“痛恨宋江奸诈”,他认为“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”,所以“时迁、宋江是一流人”,在一百单八人中“定考下下”。金圣叹认定作者。金圣叹评价《水浒传》说:“天下之乐,第一莫若读书;读书之乐,第一莫若读水浒。
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,提高通俗文学的价值,卓有远见,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。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,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。金圣叹(1608年4月17日—1661年8月7日),名采,字若采。明末清初大才子,明亡后改名人瑞,字圣叹,自称泐庵法师。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。桀骜不驯和狂放不羁害了他自己,但是很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他,把生死看的很淡。
金圣叹至死也不过是放不下对妻儿的愧疚。金圣叹把水浒人物按他的好恶定了级别,把鲁智深定为“上上人物”,因为他是梁山好汉中不多的侠客,他认为鲁智深乃是厚道豁达,粗中有细的人物。金圣叹是这样对比武松和鲁智深的:“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,心地厚实,体格阔大,然不知何故,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。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,若武松直是天神。